近日,山西潞城农商银行多点发力,通过厅堂微沙龙、集市营销、村社聚集区宣讲等多样化形式,将金融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金融服务零距离”从口号变为生动实践。
网点宣传:服务搬进“等候间隙”
在微子镇支行的营业大厅外,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融知识宣传正在进行。趁着客户来网点办理业务的间隙,该行工作人员手持宣传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起反电信诈骗及防范非法集资等内容,工作人员讲解宣传手册上的防骗要点,并通过实际被骗案例,让客户了解诈骗、非法集资的危害,让大家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该行以网点为主要阵地,让客户在办理业务间隙的碎片化时间里轻松了解金融知识,架起了金融知识宣传的“连心桥”。
集市宣传:金融知识“赶大集”
石窟支行以乡村集市为契机,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该行坚持做到宣传有深度,不为了宣传而宣传。该行工作人员在发放宣传折页的同时,通过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了各种电信诈骗的方式以及危害,提高了对电信诈骗的识别与应对能力,增强了大家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让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了辨别电信诈骗的能力,减少电信诈骗案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几率。
上门宣传:把讲台搭在“群众家门口”
村口便利超市门口几位大爷正围坐着话家常,聊着庄稼的长势、孩子们的工作,笑声时不时顺着风飘远。这一幕被下乡宣传的黄牛蹄支行工作人员看到了,他们放慢脚步,轻轻走上前笑着打招呼:“大爷们,忙着呢?我们是黄牛蹄支行的,今天来给大伙送点‘防坑指南’!”说着,工作人员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沓宣传册,上面画着“陌生来电别轻信”“高息诱惑是陷阱”等反诈内容。“您看这个,”工作人员指着其中一页给张大爷看,“前两天邻村有个大爷,就是差点信了‘保本高息’的幌子,幸亏没有投进去,要不然血本无归……”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结合村里常发生的事儿,用方言讲起了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的套路,还教大家记牢“三不一多”——未知链接不点、陌生来电不回、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大爷们听得很认真,该行工作人员与大家围坐在一起,像拉家常一样普及金融知识,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通讯员:米莹)
【责任编辑:曹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