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mszkjr2022@126.com
十五载深耕乡土 与村行共赴繁花——我的村镇银行成长与坚守之路
2025年11月20日 10:19 来源:农金在线网

水乡嘉善,河网纵横交织,田野铺绿叠翠,一个个村镇如珍珠般散落其间,承载着烟火人间的期许与梦想。2010年的金秋,27岁的我怀揣着对金融事业的热忱与憧憬,踏入了由杭州联合银行主发起成立的嘉善联合村镇银行的大门。彼时的村镇银行,刚刚成立一年不到,尚在起步探索阶段,支付结息渠道单一,没有银行卡,村民们办理业务全靠一本存折穿梭往返。谁也未曾想到,这个看似“简陋”的起点,竟成为我深耕十五载、与乡土共成长的舞台。从科技运营到业务营销,再到内部审计,岗位在变、挑战在变,但我对村镇银行的赤诚、对服务乡邻的初心从未改变。十五年间,我见证着村镇银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而我也在这片热土上,将最宝贵的青春岁月,镌刻进了村镇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中。


一、初入村行:以科技破局,搭建乡村金融新通道


2010年10月,我通过应聘正式成为嘉善联合村镇银行的一员。彼时,村镇银行的金融服务条件远不如如今便捷。没有银行卡,客户办理存取款、转账等业务只能依赖存折,不仅操作繁琐,还存在携带不便、安全性不足等问题。支付结息渠道的匮乏,也让不少居民对这份“家门口的金融服务”保持着观望态度。


入职后,我负责联合系村镇银行门户网站和网银业务的开发测试与上线工作。这是一项全新的挑战,为了尽快搭建起线上服务平台,我一头扎进了系统调试的工作中。我穿梭于各个部门,了解业务流程和客户需求,记录下每一个细节。经过半年的潜心开发,系统雏形初现,但后续的业务申请流程同样复杂。我又牵头对接监管部门、合作机构,准备各类材料,跟进审批进度,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有丝毫懈怠。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底,联合系村镇银行首批门户网站和网银系统成功上线。当村民们第一次通过电脑就能查询账户余额、办理转账业务时,脸上露出的惊喜与认可,让我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2013年初,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该行首批银行卡“联合卡”正式推出。这张小小的卡片,承载着我们对提升服务效率的追求,更承载着村镇银行贴近民生、服务乡邻的承诺。“联合卡”的上线,彻底改变了村民们依赖存折办理业务的现状,存取款、消费支付、转账汇款变得更加便捷,村镇银行的服务半径也随之扩大。


2011年至2015年期间,随着村镇银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分支机构建设也提上了日程。从选址勘察到设备采购,从网络搭建到系统调试,我全程参与了7家支行的开业筹备工作。每一家支行的顺利开业,都意味着更多村民能享受到“家门口的金融服务”,也让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工作与乡村发展的紧密联系。


在这五年多里,我从一名懵懂的科技岗新人,逐步成长为运营管理部科技主管。这段经历不仅让我积累了扎实的技术功底和管理经验,更让我对村镇银行的使命与价值有了深刻的理解——我们不仅仅是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更是乡村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


二、迎接挑战:以服务暖心,深耕乡土金融新市场


2016年2月,根据行里的工作部署,我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重要转型——轮岗到业务管理部,负责全行业务营销和客户经理管理工作。对于一直深耕科技领域、缺乏一线营销经验的我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为了尽快适应新岗位,我决定从“归零”开始。一方面,我主动向经验丰富的支行行长、客户经理请教,学习沟通技巧、客户挖掘方法和营销方案设计思路;另一方面,我深入一线,跟随客户经理走村入户,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在田间地头、在村口小店、在村民家中,我倾听他们的金融需求,了解他们的经营困境,记录下每一个宝贵的建议。


慢慢的,我发现乡村营销的核心在于“接地气”“有温度”。村民们不喜欢生硬的推销,更认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真诚的服务。基于这个洞察,在主发起行村居化营销战略引领下,在行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我开始牵头打造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品牌营销活动。行庆系列营销活动中,我们推出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等福利,回馈新老客户的支持;端午飘香包粽子大赛上,村民们欢聚一堂,在欢声笑语中增进了对村镇银行的认同感;厅堂日活动里,我们设置金融知识宣讲台、业务咨询窗口,让村民们走进村镇银行,学到实用的理财知识和防诈骗技巧;“小而美”系列活动则聚焦邻里乡亲,通过上门走访、定制金融方案等方式,为他们提供精准服务。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让村镇银行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在贷款营销方面,借鉴主发起行的微贷业务经验,结合嘉善本地实际情况,推动我行成立了微贷专营支行。嘉善是外来创业、务工人员聚集的地区,这一群体大多面临资金周转难、贷款门槛高的问题。微贷专营支行的成立,正是为了破解这一困境。我们简化贷款流程,降低担保门槛,推出灵活的还款方式,为外来创业者提供启动资金,为务工人员解决生活应急需求,为他们在嘉善扎根发展保驾护航。微贷业务推出后,迅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有外来商户通过微贷资金扩大了经营规模,有务工人员借助微贷解决了家庭急事,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我们的金融服务,实现了自己的小梦想。微贷团队和微贷业务也成为了嘉善联合村镇银行一张靓丽的名片,彰显了村镇银行“服务小微、贴近民生”的初心。


在业务管理部的六年里,我从迷茫彷徨到从容自信,从营销“门外汉”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负责人。在主起行村“一体两翼”战略指导下,通过村居化营销和微贷业务的推广,我行的客户群体不断扩大,经营业绩稳步提升,为后续的稳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转型审计:以专业筑基,筑牢银行合规新防线


2022年10月,我再次迎来岗位变动,轮岗到内审部,负责全行审计工作。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与科技运营、业务营销有着天壤之别。没有财务和审计专业背景,缺乏相关岗位经验,面对复杂的财务数据、严谨的审计流程和严格的监管要求,加上疫情后经济增速放缓,不良贷款增加压力反弹,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总的要求是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上聚焦发力,具体要做到“三个如”: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内审工作是银行稳健运营的“防火墙”,关乎着银行的合规经营和风险防控,容不得半点马虎。我知道,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唯有迎难而上,才能突破自我。


我迅速调整心态,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一方面,我主动向部门内的前辈和同事请教,学习审计方法、风险识别技巧和报告撰写规范。前辈们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带着我参与现场审计、梳理审计流程,让我在实践中快速成长。另一方面,我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开启了“考证之路”,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弥补专业知识的短板。备考的过程异常艰辛。白天要处理繁重的审计工作,晚上还要抽出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的坚持与努力,我陆续考出了初级会计证和中级审计证。今年,我又报名参加了中级会计考试,并顺利通过了2门科目。考证的过程,不仅让我系统掌握了审计、会计专业知识,更培养了我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在主发起行统筹管理下,村镇银行审计工作通过实行一体化垂直管理,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审计工作也从原始的台账抽样审计逐步过渡到审计系统1.0,到现在的智慧审计系统,实现高效精准排查问题。在审计工作中,我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严格按照审计准则开展工作。从财务收支审计到业务合规审计,从风险点排查到内部控制评估,每一项工作我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我深入各个部门、各个支行,查阅凭证、核对数据、访谈员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提出针对性的整改建议,为该行的合规经营和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虽然内审工作没有营销岗位的光鲜业绩,也没有科技岗位的技术突破,但它同样重要。每一份审计报告的完成,每一个风险点的排查,都是在为银行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这段经历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银行的运营体系,也让我对金融行业的风险防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结束语


十五载光阴流转,弹指一挥间。从2010年到2025年,我在嘉善联合村镇银行度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岁月。这十五年,是村镇银行蓬勃发展的十五年,也是我个人不断成长、不断突破的十五年。从科技运营岗位上搭建线上服务平台、见证7家支行开业,到业务管理部深耕一线营销、打造特色品牌活动、推动微贷业务发展,再到内审部坚守风险底线、通过考证提升专业能力,每一个岗位的历练,都让我对村镇银行的使命与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亲眼见证着村镇银行从只有存折、支付渠道匮乏,发展到拥有银行卡、网银、手机银行等多元化服务渠道;从默默无闻到成为扎根乡土、服务民生、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嘉善联合村镇银行自2009年成立以来,始终坚守“立足县域、服务三农、支持小微”的初心,与嘉善的乡村发展同频共振。我们用便捷的金融服务,点亮了村民的生活;用精准的信贷支持,赋能了小微企业的成长;用扎实的风险防控,守护了金融生态的稳定。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村镇银行的价值愈发凸显,它不仅是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更是连接城市与乡村、资本与民生的重要桥梁。


展望未来,我满怀信心。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随着数字化金融的快速发展,村镇银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嘉善联合村镇银行将继续深耕乡土,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防范金融风险,在支持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道路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而我,也将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带着十五载积累的经验与初心,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与村镇银行携手同行,共同奔赴更加美好的未来。我坚信,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勇于担当,村镇银行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乡村振兴的画卷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彩!


(作者:嘉善联合村镇银行 金光华 )



【责任编辑:陈雨晴】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