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mszkjr2022@126.com
一颗荔枝的警示:两证建设当鉴古知今——《长安的荔枝》读后感
2025年08月11日 10:36 来源:农发行如皋市支行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长安的荔枝》李善德转运荔枝的曲折历程,生动展现了他的职场智慧与职业操守,尤其在廉洁自律方面的坚守,更为农发行人,特别是基层监督人员的作风建设提供了鲜活镜鉴。

 

一是严守制度,警惕特权思想。荔枝转运之所以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根源在于杨贵妃的个人喜好被异化为“最高指令”,李善德虽为执行者,却在过程中多次因特事特办陷入两难。这警示我们,在监督工作中不仅要精研党纪国法行规,将制度条纹转化为监督执纪的刻度尺,也要坚决抵制“领导打招呼”、“情况特殊”等特权借口,对任何突破制度红线的“例外”保持零容忍。

 

二是扎根基层,严防暗箱操作。李善德为寻最优运输方案,不得不穿梭于岭南与长安之间,却发现看似严密的运输体系中,处处暗藏权力寻租空间。因此,在监督工作中要像李善德追查“荔枝损耗真相”那样,走进项目现场、企业车间,实地查看上级行政策落实情况,对工作中的模糊地带保持敏锐,要从项目立项、资金投放、贷后管理等全流程排查廉政风险点,通过织密制度笼子、强化流程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是清正廉洁,筑牢思想堤坝。任务完成后,杨国忠以“破格提拔”为诱饵拉拢李善德,试图将其纳入权力圈层,而李善德未被名利蒙蔽,选择弃官归隐,坚守了内心正义和道德底线。同样,清正廉洁也是农发行人的基本准则,在工作中,会面临各种利益诱惑,若不能坚守底线,将损害集体利益,破坏整体形象。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牢记“监督者更要受监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以史为鉴,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党员领导干部要从“荔枝”的故事中汲取警示,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理念深植于心,让清正廉洁的作风底色在农发行新时代新征程上愈发鲜亮。


 (农发行如皋市支行 朱丽颖)


【责任编辑:曹鑫海】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