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清收工作的漫漫长路上,每一笔欠款都承载着责任与使命。今天,我们想与您分享一个关于坚持与担当的真实故事——面对一笔25万元的逾期债务,在借款人入狱的困境下,清收人员历经波折,最终从其母亲处追回3000元。这看似微小的数字,背后却是清收团队无数次努力与不放弃的缩影。
困境突至,债务悬而未决。不久前,清收人员在清收中发现一位借款人因犯罪入狱,其名下25万元的银行贷款已长期逾期。对于银行而言,每一笔欠款都关系着金融秩序的稳定与客户权益的保障;而对于借款人家庭,这笔债务若不妥善处理,将成为未来生活中难以摆脱的信用枷锁。
清收小组第一时间启动工作,但摆在面前的是重重难题:借款人失去联系,其名下资产情况不明,如何推进清收?经过多方走访与调查,团队决定尝试与借款人母亲沟通,希望通过家人的理解与配合,为解决债务问题找到突破口。
耐心破冰,以理解换信任。起初,借款人母亲对清收工作充满抵触与顾虑。她因儿子入狱本就承受巨大压力,面对突如其来的债务,既无力承担,也难以接受现实。清收人员多次上门沟通,却遭遇闭门羹,甚至被误解为“不近人情”。
但团队始终秉持“以心换心”的原则。他们不再单纯强调债务,而是耐心倾听老人的难处,用通俗的语言解释逾期对个人征信、家庭信用的长远影响,甚至主动提供分期偿还、法律援助等可行性方案。一次次真诚的对话,逐渐化解了老人的防备心,让她意识到:偿还债务不仅是责任,更是为儿子、为家庭守住未来的希望。
三千虽少,却是希望的起点。经过持续数月的沟通与努力,借款人母亲终于筹措出3000元,并承诺将与银行共同协商后续还款计划。这3000元或许只是25万元债务中的冰山一角,却意义非凡——它是清收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借款人家庭重拾责任与信用的起点,更是银行守护金融秩序、传递社会温度的生动见证。
每一次清收,都是责任与信任的博弈;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与坚持。未来,长子农商银行将继续以专业与温情并行的态度,积极化解金融风险,既坚守规则底线,也传递人文关怀。无论债务大小,我们始终相信: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希望之光!
(长子农商银行 王娜)
【责任编辑:曹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