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mszkjr2022@126.com
再读《背影》有感:父亲的爱一直都在
2025年03月04日 14:16 来源:农金在线网

初读《背影》,是在中学的语文课堂上。那时,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机械地去理解文章的主题、分析作者的情感,虽能感受到文中的父子情,却始终觉得隔着一层纱,未能真正体悟到其中的深沉与厚重。


如今,再次翻开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那些熟悉的文字仿佛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撞击着我的心。


文中的故事很简单:朱自清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中光景惨淡。在这样的困境下,父亲仍坚持送儿子去北京念书。在浦口车站,父亲蹒跚着穿过铁道,艰难地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橘子,那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成为永恒的经典。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段对父亲买橘子时的动作描写,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如此真实、细腻,让我仿佛亲眼看到了那个艰难却又坚定的身影。朱自清先生看着父亲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而我,读到此处,眼眶也不禁湿润了。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小时候,父亲总是个严厉的角色,他很少表达对我的爱,更多的是对我的要求和批评。我曾以为他不够关心我,直到有一次,我在学校参加运动会,跑步比赛时不小心摔倒了。当我忍着疼痛站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向终点时,我看到了人群中的父亲。他的眼神里满是担忧和心疼,那一刻,我才明白,他的爱一直都在,只是藏得很深。


后来,我离开家乡去外地求学,每次离家,父亲总是默默地帮我收拾行李,把各种东西塞得满满当当,嘴里还念叨着 “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我坐在车上,看着他站在车窗外,身影越来越小,心中的不舍和牵挂却越来越浓。他就像文中的父亲一样,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子女深沉的爱。


如今,我已为人父,从被保护到保护,从依赖到被依赖,我理解了父亲曾经的忙碌和疲惫,体会到父亲曾为家所承受的压力和负担,更从中感受到父亲的担当和责任。角色的转变让我开始理解父亲的不易,并学着像他那样去守护家庭,去托举孩子,努力去传递爱的温暖,去学着做一个像他那样的父亲。


(长子农商银行  彭聪)



【责任编辑:刘一然】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