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mszkjr2022@126.com
“让我来”:十年深耕里的担当与温度
2025年07月21日 14:04 来源:贵州湄潭农商银行

■作者:湄潭农商银行 苏迪

 

刚进入业务部那年,我跟着领导去营业网点调研,看到基层的同事对着电脑上一张张表格叹气,一张报表要在不同系统查询各种各样的数据、打电话联系客户核实情况,贷款申请的审批申请表像传接力棒,在不同岗位转上四五天才完成审批回到客户经理的手上。那天回程的车上,领导说“机关离基层远了,就容易忘了他们真正需要什么。”这句话像颗种子,在我心里发了芽。

 

2021年,大零售系统上线,营业网点集中反映系统操作太过麻烦,原来只需要15分钟就能搞定的贷款业务现在要2到3个小时才能放出来。那天工作例会上,当领导问“谁来牵头梳理一下”,我想起基层同事叹气的样子,没多想就举起手:“让我来!”

 

说出口容易,做起来才知难。我跟着客户经理跑客户、录系统,发现仅完善客户信息,就需要小半个小时才能通过系统校验。夜里翻制度才懂:简化不是删减,优化得先守规矩。那阵子我白天啃制度,晚上梳理网点反馈,周末研究系统逻辑。三个月后新流程落地,当基层同事说“办理速度快多了”,我忽然明白,让流程顺一点、同事们轻松一点,就是“机关为基层赋能”最实在的样子。

 

去年,有网点报来一笔农民合作社的业务申请,金额不大但情况特殊——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按老流程得先由企业在登记网站上注册账户并由登记机构审核资质,前后至少2个工作日。可合作社等着资金买春耕种子,支行长急得在电话里直跺脚:“能不能快点?再等下去,农时就过了!”

 

那天我正在整理优化后的审批流程清单,听到这话心里一动:“让我来协调!”挂了电话就开始联系对应的登记机构,原来应收账款的质押登记可以先由银行完成,后续再由企业补充资料。我们盯着流程跑:上午10点收齐资料,11点审批流程完成,下午2点质押登记通过,4点钟,贷款到了合作社账户。

 

事后有人问我:“这么赶,不怕不合规?”我掏出笔记本,上面写着学习培训时记下的话:“合规不是慢的借口,执行也不是闯的理由。”那次协调里,每一步都对着制度条文走,该留的会议记录、该签的审批表,一样没少。这让我明白,“敢当”不是蛮干,是像前辈们说的“既要扛得起事,又要守得住线”。

 

入职10年,我从算不清“贷款不良率”的新手,成长为能牵头流程优化的骨干。抽屉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翻卷了边,就像省联社同事秒回我的求助,登记机构同仁连夜发的要点——这是“上级为下级赋能”的接力,也是我们和单位一起成长的模样。

 

前阵子去那个合作社走访,看到稻田里绿油油的,我突然觉得我好像脚踏实地,我知道,比起上千万的大项目,我做的都是小事。可就是这些小事,能让同事多跑一户客户,让农户赶上农时,这种感觉很难说得清楚,你明明知道一件小事对全行业绩的帮助微乎其微,但就因为一个人,知道自己做的一点点事,能让事情本身变得更好,心里就踏实了。

 

农商银行的根在农村,魂在基层。当基层说“报表繁”,机关该说“让我来优化”;当前台说“审批慢”,中后台该说“让我来打通”;当遇到新问题新挑战,我们青年员工更该说“让我来担当”。这“让我来”里,有赋能的温度,有担当的勇气,有合规的底线,更有执行的力度。

 

单位改革的路还长,挑战不会少,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敢说“让我来”,把小事做实,把实事做好,就一定能让咱们湄潭农商银行的服务,像春天的雨水一样,及时洒到每一寸需要的土地上。


【责任编辑:曹鑫海】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