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mszkjr2022@126.com
新形势下做好基层银行意识形态工作的浅见
2024年06月11日 13:17 来源:辽宁岫岩农商银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202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各种文化交汇融合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奋进新征程,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我们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的文化思想,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不动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基永固、航向不偏。从这些年的情况看,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同全党全国的形势同步同向,继续向上向好,但矛盾依然突出,形势依然复杂,仍处于问题易发多发期。那么,作为农商银行如何抓实抓牢基层意识形态工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笔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一)意识形态是构成社会精神文化的灵魂。意识形态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息息相关,任何阶级社会都有它的主流意识形态,并成为这个社会前进发展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共识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意识形态和精神追求,这种意识形态对于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推动社会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催生出的意识形态铸造了中国社会魂有定所、情有依归的牢固精神纽带。
   

(二)意识形态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总体判断与定位,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性、战略性以及全局性意义。 
   

(三)意识形态与经济建设一脉相承。列宁讲过,“最大的经济就是政治,最大的政治就是经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一脉相承的,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系统地、自觉地反映了整个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所以,意识形态不是脱离经济基础独立存在的,它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农商银行作为一个省属国有企业如果专注于经营而忽视意识形态的教育,就会使员工出现思想滑坡,意识形态扭曲,影响到经营发展和良性运行。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作为一个企业来说经营工作搞不好会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同样会出大问题;经营工作搞好了,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会出大问题。所以,既不能因为中心工作而忽视意识形态工作,也不能使意识形态工作游离于中心工作。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体员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各项经营工作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二、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


(一)不同阶层的多元诉求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快速转型、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上出现的腐败现象、贫富分化等一些不良因素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严重影响到员工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
    

(二)敌对势力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一个时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新媒体平台强大的传播功能和广泛的受众群体,大肆传播充满偏见和谬误的历史观点,形成巨大的社会负面效应,迅速蔓延至社会的每个角落,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其目的就是通过虚无中华文明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扰乱人民的思想认识、消解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动摇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认同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削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流意识形态的国际国内话语权,从而达到在意识形态上瓦解中国的目的。
   

 三、加强基层银行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作为省属国有农商银行的基层机构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将其纳入党建和经营的重要内容,从全局出发,既要看到当前基层员工中意识形态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又要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克服麻痹思想,提高意识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和敏锐性。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对宣传思想部门和各级党委的职责作出了强调,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不能动摇。
   

(二)突出引领作用,创新形式,补上精神之“钙”。
  

  一是强化思想阵地建设,突出引领作用。要进一步强化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落实党员“三会一课”制度定倍天,持续深化“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和党史学习教育,积极开展形象性教育、经常性教育、防范性教育和典型性教育等,在全行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
   

 二是通过个人自学、“菜单式”选学、集中学习、专题辅导等学习形式,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充分利用内网、内部刊物和各类媒介阵地,加大宣传力度,取得学习活动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可以采取邀请专家作专题辅导,传授理论观念,解惑答疑,提高全员对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也可通过赴红色教育基地,参加阶段性专题培训,学讲话、学理论,忆初心,使全员牢记“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爱岗敬业,自觉奉献,为集体荣誉增光添彩。要突出先进典型传播正能量,通过在全体员工中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以价值认同凝聚价值共识,形成人人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当时代新人的生动局面。
   

 三是高度重视互联网的重要作用,大力拓展意识形态工作的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微信群、QQ群快速、便捷的功能,发布加强意识形态管理的理论文章,供全体员工学习,借助新兴媒体抢占舆论高地,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增强广大员工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
   

(三)加强组织管理,构建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意识形态工作领导责任制。要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一把手负责制,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田”,真正担负起管理责任、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提上党委议事日程、纳入基层行的年度重点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
  

  二是建立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机制。认真研究和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定期分析制度、日常督查制度、述职评议制度、员工思想教育制度、重大情况报告制度等,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党建工作、文化建设、文明单位创建等相结合,同发展、共促进。
  

  三是积极建立并完善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考核机制,将意识形态方面的相应考核机制落实到基层。要实行定期检查评学制度,建立学习档案,对全员的学习情况定期检查并组织讲评,并将其作为选拔任用干部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全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意识形态氛围。


(辽宁岫岩农商银行 李宝旭)



【责任编辑:昊浩】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