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国家对农村金融重视力度越来越大,农商银行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在原地方农商银行(或农联社)基础上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省级农商银行或者省级农商联合银行等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是实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内在需求,为探索更市场化、更可持续的“三农”和小微服务开辟新模式,也是更高水平上统筹降成本、提效率与控风险的有效途径。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农商银行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更多的关注如何能够有效的对于当前的时代特征进行适应,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成效,所显现的问题也需亟待解决和处理。
一、农商银行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现状
(一) 面临环境越加严峻
当前,农商银行正面临着新的金融环境和一系列的内外改革冲击,各种思潮互相激荡,员工的思想工作经常会面临着新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业务考核的压力。随着县域金融竞争的加剧,作为区域领军“排头雁”的农商铁军,要在竞争的大潮中保持首位,势必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诸如存贷营销、中间业务、电子渠道、小微覆盖、支农支小支贫、普惠深耕、比学赶超等业务考核力度逐步加大,部分员工(尤其是青年员工)对指标认识有限、拓展乏力直至产生畏惧。还有对外服务的压力。随着客群定位的转换,加上农村区域结构不明晰,客户分层不明显而导致客户需求满足不统一,再加上时间经济使客户对农商银行的服务时限、效率、质量乃至服务的环境、设施、形象等各方面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工作人员承受规范化服务和来自客户可能的投诉压力相应增多。同时,加之来自于内控与合规管理的压力。日常管理与业务开展过程中,合规与内控是永不能踩的“红线”和“禁区”。在平时,基层员工除了要全力做好柜面服务、综合营销外,还要挤出时间和精力应付各种检查。由于网点跨度较大、交通略有不便,部分网点仍要双人值守金库,使工作时间远远超出8小时,员工自感压力倍增。因此,这使部分员工对工作产生情绪波动,尤其是在新婚、怀孕、二胎等特殊节点。另一方面由于竞争考核压力,使部分员工一心两用,“身在曹营心在汉”,拿着农商银行的工资却想着事业单位、同业他行的机会,工作方面消极怠工,效率不高。通过近年离职人员来看,新进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另外5年工龄以下人员占据多数,主要流向城区小股份制银行、事业单位、公务员队伍。
(二)趋利性益发明显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环境带来的嬗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发生了巨大的變化,员工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通常会在无形当中影响员工的行为和人际关系。尤其是随着效益工资等资源分配趋于利益格局调整,员工更加重视收入的增加、职位的提升和福利待遇改善等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忽略了整体发展的考量。领导与员工、岗位与员工之间的收入落差,很容易产生更多负面情绪。倘若一直得不到释放,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价值观偏离。
(三)政工内容缺乏针对性
政工人员在开展政工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员工所想、所需,从员工的需要出发,针对农商银行当前的发展状况以及员工个体情况差异,灵活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从而有效传递政策。尤其当前面临改革期经营机制的转换、银行业愈加激烈的同行业竞争,农商银行各级管理机构为自身发展而实行严格的任务指标管理考评,带给了员工巨大的身心压力。多数一线员工平时忙于业务拓展中,没有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短期和长期的规划,甚至失去了对自身发展的信心。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将会导致员工出现情绪不稳、工作积极性不高、团队协作差等负面现象,进而制约农商银行业务发展。
二、农商银行政工工作思考
为了更好的应对农商银行职工思想上产生的诸多变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摆正岗位工作人员位置,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切实体现竞争的公正、公平,营造适合农商银行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新形势下农商银行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提升员工对工作的热诚度和认同感,增加凝聚力。政工工作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 打造“大政工”格局,进一步完善农商银行政工工作机制
省级农商银行有必要建立起程序严谨、职责明确、运转灵活的岗位机制,实现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打造新时期“大政工”格局。各级行政主管人员肩负起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统领和总抓共管的作用,加强政工工作调查研究,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农商银行领导班子要肩负起各成员责任,加强对农商银行分管部门和分管工作的相互协调和指导,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日常管理、研究部署及检查指导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部署、日常管理和检查指导。
(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规范化管理,健全农商银行政工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农商银行政工理论学习制度、思想政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员工思想状况分析制度以及谈心走访制度,做好日常接待,落实各项思想政治工作规范,加强政工工作科学化管理,强化制度约束,将软指标转变为硬任务,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奠定扎实的农商银行思想政治工作基础,进一步建立政工考核评价制度,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期、有序开展。
(三) 树立良好的农商银行政工工作风气,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
新时期农商银行政工人员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农商银行内部员工状态及周围环境等重要因素出发,重视工作作风影响。大力弘扬政治理论与思想品德教育,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群众的作用,将员工的利益和要求放在首位,不断开阔视野,掌握员工思想意识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深入到群众中,倾听群众的呼声,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状况,掌握思想脉搏,了解各种思想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积极调动员工的调研积极性,发挥调研作用,提出新对策、研究出新成果,提出新的认识,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问题得以解决,确保思政工作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三、结语
从员工切身利益出发,以人为本做好政工工作。农商银行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要从银行发展实际出发,不仅要关心员工的工作状况,也要关注员工的生活状况,给予员工充足的温暖。只有解决好员工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才能全身心地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因此,农商银行政工干部需要深入到员工的工作生活中,不仅帮他们找到顺利完成岗位基本任务的办法,更要及时掌握员工最为关心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好这些问题,从而让员工感受到来自单位的真切关怀,让员工形成对农商银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继而保持饱满的热情投入业务工作。但问题的解决需要资源的投入,因此,农商银行的政工干部在给员工提供帮助时还要考虑到单位的资源状况和资源配置,协调单位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多地解决员工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政工干部不仅要与基层员工真诚交流了解实际所求所需,而且要定期与单位领导沟通汇报,从而给予有需要的员工以贴心的照顾和帮助,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实际工作中,农商银行政工干部可以与员工面对面交流或者组织员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目标对象的工作情况以及家庭状况,做到有的放矢,以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解决员工困难和问题。并通过对国家大政方针的解读,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积极向上地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生活中的挑战。
(李宝旭)
【责任编辑:昊天】